微菌是造成人類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肥胖、過敏、癌症、憂鬱、巴金森氏病、自閉症,原來都與微菌相關,也都可能藉由微菌重建(或稱為糞菌移植)治療。過去人類對於微菌的研究,多半集中於單一病原菌所導致的疾病,譬如大腸桿菌、結核菌、幽門螺旋桿菌….等等
但隨著大數據科技的發展,人類近幾年得以一次研究數以千萬計的微菌,也因此顛覆人類對於許多疾病的傳統想法。
為促進微菌相關產官學相關研究應用,台灣微菌聯盟應運而生:
論文錄取名單公告:海報發表 一、海報發表錄取名單公告及注意事項 錄取名單、海報編號請見下方 三、海報發表-錄取名單公告。 每一投稿論文需指定一位報告者(presenter),大會審查通過的論文,presenter需完成註冊繳費。 大會手冊內容將根據您上傳的資料彙整,稿件一經錄取即不接受內容修改。 二、海報展示指引 海報請務必事先準備,海報製作規格:115cm(高)*90cm(寬)。 海報請作者自行製作並依照「論文編號」親自張貼,請勿將海報郵寄至大會主辦單位。每篇海報限張
一、錄取名單公告及注意事項 錄取名單、報告編號請見下方 四、錄取名單公告:口頭發表。 每一投稿論文需指定一位報告者(presenter),大會審查通過的論文,presenter需完成註冊繳費。 大會手冊內容將根據您上傳的資料彙整,稿件一經錄取即不接受內容修改。 請於4/22(六)當日10:40-11:00到秘書處繳交報告檔案(ppt / PDF...)。 二、口頭報告指引 口頭報告者請於4/22(六)當日12:00到第六七會議室測試檔案。 稿件被接受為口頭報告者,將安排
2023微菌精準健康研究與技術合作交流會議暨第六屆台灣微菌聯盟學術年會 International Microbiome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Health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aiwan Microbiota Consortium (2023 ACTMC) 日期:2023年4月22日(六) 地點:臺北榮民總醫院致德樓第二會議室 指導單位:國家科學及
活動時間: 2023-04-23 ~ 2023-04-22
活動地點: 台北榮民總醫院致德樓第二會議室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微菌聯盟、臺北榮民總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創新中心、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微菌叢研究中心、亞洲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
活動時間: 2023-04-22 08:30 ~ 16:30
活動地點: 台北榮民總醫院致德樓第二會議室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微菌聯盟、臺北榮民總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創新中心、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微菌叢研究中心、亞洲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
活動時間: 2023-04-22 08:30 ~ 16:30
活動地點: 台北榮民總醫院致德樓第二會議室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微菌聯盟、臺北榮民總醫院、陽明交通大學生醫資訊研究所、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微菌叢研究中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創新中心、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亞洲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活動時間: 2023-04-22 08:30 ~ 16:30
活動地點: 台北榮民總醫院致德樓第二會議室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微菌聯盟、臺北榮民總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創新中心、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微菌叢研究中心、亞洲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
活動時間: 2022-11-19 08:00 ~ 17:00
活動地點: 林口長庚研究大樓簡報室一 & 二
主辦單位: 台灣微菌聯盟、林口長庚醫院微菌治療中心、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資訊所、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微菌叢研究中心
活動時間: 2022-10-15 08:30 ~ 11:50
活動地點: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B1B演講廳
主辦單位: 台灣微菌聯盟
活動時間: 2022-08-27 08:30 ~ 17:30
活動地點: 臺大醫學院 101、102、104、203講堂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微菌聯盟、臺大醫學院、臺北榮民總醫院、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陽明交通大學生醫資訊研究所
活動時間: 2022-08-27 08:30 ~ 17:30
活動地點: 臺大醫學院 101、102、104、203講堂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微菌聯盟、臺大醫學院、臺北榮民總醫院、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陽明交通大學生醫資訊研究所
微菌是造成人類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肥胖、過敏、癌症、憂鬱、巴金森氏病、自閉症,原來都與微菌相關,也都可能藉由微菌重建(或稱為糞菌移植)治療。過去人類對於微菌的研究,多半集中於單一病原菌所導致的疾病,譬如大腸桿菌、結核菌、幽門螺旋桿菌….等等
但隨著大數據科技的發展,人類近幾年得以一次研究數以千萬計的微菌,也因此顛覆人類對於許多疾病的傳統想法。
為促進微菌相關產官學相關研究應用,台灣微菌聯盟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