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2 的副作用可能不止於在肺部。 該研究通過腸道-微生物組-腦軸更新了 COVID-19 中 O2 傳感所涉及的主要神經成分 想了解更多嗎? http://ow.ly/EHw330rNvPy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飲食是對腸道微生物組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 本書更新了最近關於營養和飲食選擇如何通過腸道微生物群影響非傳染性疾病的知識 想了解更多嗎? ow.ly/uTYo30rNw1Z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城市化與健康問題有關。 新發現表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細菌和病毒指紋,包含了可幫助細菌抵抗抗菌化合物的抗生素抗性基因 想了解更多嗎? ow.ly/WU3s30rMP8s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益生元可以帶來超出腸道健康的益處。 這篇新的文獻回顧更新了益生元對肥胖囓齒模式動物的內分泌系統、脂肪組織和骨骼肌的影響 想了解更多嗎? ow.ly/CTPU30rMPbw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的抑鬱症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 這篇新的文獻回顧更新了發炎性腸道疾病、犬尿氨酸通路(kynurenine pathway)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抑鬱症之間的密切聯繫 吲哚胺2,3-雙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即為一種分子標的。IDO經由犬尿氨酸代謝途徑(kynurenine pathway)代謝色胺酸(tryptophan),活化IDO造成T細胞失能(T cell anergy)。 想了解更多嗎? http://ow.ly/zEyd30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