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交流

每日一微菌:纖維是型塑腸道微生物相的主要工具

纖維是型塑腸道微生物相的主要工具。來自2018年的這篇分享Prof Whelan(King's College London 營養學教授兼營養科學系主任)的評論概述了膳食纖維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生態、宿主的生理和健康。 想了解更多嗎? ow.ly/jh6k30rgmBE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每日一微菌:為什麼非酒精性脂肪肝與大腸癌密切相關?

為什麼非酒精性脂肪肝與大腸癌密切相關?風險因子似乎是源於腸道微生物相,尤其是其功能的多樣性與否,有很大的關聯。 想了解更多嗎?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4320520312601?via%3Dihub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每日一微菌:全球消化系統疾病的患病率上升

全球消化系統疾病的患病率上升。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期刊中的這篇評論更新了為什麼glyphosate(草甘膦:它是一種有機磷化合物,具體為膦酸酯)可能是與腸道菌群改變有關的幾種疾病病因中的關鍵環境觸發因素。 想了解更多嗎? ow.ly/uxah30rhcZ8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每日一微菌:良好的健康狀況部分取決於覆蓋於腸壁上的黏膜

良好的健康狀況部分取決於覆蓋於腸壁上的黏膜。這篇評論更新了飲食(尤其是某些類型的脂肪)和細菌微生物組對粘膜屏障和免疫功能失調的影響 想了解更多嗎? ow.ly/zWfH30rgnfH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每日一微菌:每個人對食物都有自己的反應

每個人對食物都有自己的反應。 一篇新論文概述了攝取的食物在進餐前、進餐中和進餐後,對消化反應與消化系統感知之間雙向交流的影響 想了解更多嗎? https://www.gutmicrobiotaforhealth.com/beyond-digestive-function-meal-characteristics-and-individual-responsiveness-are-major-triggers-of-sensations-related-to-food-ingestion/ 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