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證據顯示接觸自然綠地與一系列健康益處(包括精神健康)有聯繫。 Craig Liddicoat與其同事的研究結果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新假設:生物多樣化的土壤可能是丁酸生產細菌的重要補充來源,這些細菌能夠重新補充哺乳動物的腸道微生物相,並具有改善腸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潛力。 想了解更多?? https://t.co/dT61KlBBFY?amp=1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Lance Chen
已知改善人體微生物群的平衡狀態可以改善因神經發育障礙引起的相關社會行為異常症狀,但其作用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相關的環境因素等造成的效果。 想了解更多??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5/eaar2016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Lance Chen
嬰兒時期的微生物相顯示其受到生產方式的影響,但是無法完全排除這種影響是由於分娩中抗生素的使用所造成。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懷孕期間控制母親的抗生素使用後,自然產和剖腹產的嬰兒第一年的糞便微生物群仍然有所不同。 想了解更多??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3014-7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Lance Chen
細菌不是我們腸道菌群中唯一相關的參與者。 一項新的病例對照研究表明,某些原生動物如雙核阿米巴(Dientamoeba fragilis)和芽囊原蟲 (Blastocystis) 被認為可能是健康腸道微生物組的一員。 想了解更多???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096-019-03710-z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Lance Chen
腸道菌群如何保護我們對抗衰老尚未被完全的了解。在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我們發現較高的IL-37濃度可以抑制腸道菌群的不利變化進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想了解更多??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1589019302846?via%3Dihub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Lance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