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交流

每日一微菌:特定食物的攝入在IBS症狀的病因學中起著重要作用

特定食物的攝入在大腸激躁症症狀的病因學中起著重要作用。 這項新的初步研究提供了一些證據,表明與食物相關的水楊酸鹽可能會影響一部分大腸激躁症患者的症狀發生 想了解更多嗎?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jgh3.12578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每日一微菌:腸道微生物群已成為管理中風的潛在目標

腸道微生物群已成為管理中風的潛在目標。 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觀察結果發現,短鏈脂肪酸水平降低與 90 天不良功能預後的風險增加有關 想了解更多嗎? https://www.gutmicrobiotaforhealth.com/short-chain-fatty-acids-emerge-as-a-potential-predictor-of-poor-functional-outcome-of-stroke/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每日一微菌:腸道微生物相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反應相關

腸道微生物相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生物治療的反應相關。 該研究發現免疫蛋白的血清特徵反映微生物多樣性,可識別更有可能獲得緩解的患者 想了解更多嗎? ow.ly/KDke30rOUF2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每日一微菌:腸道微生物的領域在2020依然取得了重大進展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 SARS-CoV-2 在 2020 年轉移了全球科學家的研究重點,但腸道微生物的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想了解更多嗎? https://www.gutmicrobiotaforhealth.com/2020-at-a-glance-a-year-of-important-scientific-progress-in-gut-microbiome-research/ 校稿 WeiHsiang Lee 小編 Megan Pan

每日一微菌:何種方式有助於將流式細胞儀應用於微生物學中?

開發特定表面蛋白的識別抗體可能有助於將流式細胞儀應用於微生物學中。 科學家將這種方法應用於精確識別嗜酸乳桿菌DSM20079 嗜酸乳桿菌(學名: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又稱A菌,是乳桿菌屬的一種。 A菌適合生存在酸性、30°C(86°F)的環境中,存在人類、動物的腸胃道和口腔,和大部分的乳酸菌一樣能夠將乳糖轉變為乳酸。 其相關的菌種還能產生乙醇、二氧化碳、乙酸。 流式細胞技術(flow cytometry)是指在流體狀態下觀測細胞的一種技術,而流式細